
會上這堂課是因為學長的強力推薦,加上我一直很喜歡小朋友,大學時期曾經參加了服務隊,也舉辦過電腦營隊。這個專案,是修「資訊與社會」這堂課同學們的最大期待。
當接下鼓山國小這個為期一個月,四次課程的新移民資訊營隊,我跟麗玉姊、雅琪學姊、雅琳學姊、世達學長,曾針對這次的課程做了一點小討論,雖然使用電腦對我們來說是理所當然,但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新的嘗試。在營隊開始前,我們曾到鼓山國小去堪察地形,跟輔導主任討論,希望藉由事前的準備,將最好的一面呈現跟他們。
第一堂課由麗玉姊主導下,我們展開了與他們的第一次接觸,心理滿懷著期待,期待這這群素未謀面的家長與孩子們。第一次上課在有點手忙腳亂下結束,還好整體反應不錯,媽媽跟孩子們也都抱著滿足的笑容回家了,我們跟這群大朋友小朋友們相約一個禮拜後再見。
第二次上課由我負責主導,在事前準備上,一直把自己假設在他們角度上看這堂課所要教學的內容,編輯上課教材對我來說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畢竟自己畢業於師範體系,又是資訊科系出身的,但是教這些年紀比我大一點的“家長”,對我來說還是第一次,就在禮拜五快到的前一天,原本是要打電話跟鼓山國小確認第三週的課程時間,卻臨時告知我們電腦教室正在整修無法使用的消息,「明天就要上課了今天才接到這個消息是在搞什麼鬼」,此時心中不免暗自抱怨,趕緊聯絡學長、學姊們,大家分頭解決這件事,因為我們必須在五點學校下班之前把地點找出來,還要一個一個聯絡所有的學員。還好最後在郭峰淵老師的幫忙下,我們跟管院借到了電腦教室,之後所有的課程也全部移師到管院的教室舉行。這次的課程主要教授基本文書處理軟體以及非常好色這套軟體,看著大家努力著說著要把卡片寄到越南、印尼、中國的老家,心中想著他們這樣嫁來台灣是要多大的勇氣。
最後兩堂課主要教授E-MAIL的使用以及快打高手比賽,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卻是如此的不容易,如此的新奇。而看到他們拿到自己製作卡片時的喜悅以及在打字比賽中,他們的努力極致展現,特別是媽媽們,真的可以說是卯足全力,看著他們從剛開始不會打字、不會使用滑鼠,到現在打字速度大幅進步,真的為他們感到高興,最令人感動的是,那些媽媽常常會偷偷跟我們說,我們這麼忙還要抽空交他們電腦,真的很謝謝我們,每次放學回家,只要聽到他們說一聲「謝謝老師」,整堂課下來也就值得了。
這次的專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他們從我們身上學到的是一些電腦的基本功能,而我們從他們身上又學到了什麼呢?
當許多政府官員因台灣的資訊教育在全世界排名名列前矛而沾沾自喜時,是否有真的想過,我們的國家,整體的資訊能力有再提升嗎?我們又對於這些新移民有哪些實質上的這照顧呢?「弭平數位落差」一直是政府官員高呼的口號,然而我們所謂的數位落差又該如何去定義?又該如何去解釋呢?新移民,已經是台灣的趨勢,未來,只會有更多新移民的加入,這是台灣與其他國家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們四面環海,位居太平洋要塞,接收資訊快速,也容易受外來文化影響,或許,我們這些研究生們,應該多利用自己專長回饋給這個孕育我們的土地,多接觸這些默默努力,卻容易被忽視的新移民媽媽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